
「這些年大陸籃球、CBA各球團觀念和移訓計畫都在改變,從以前旅美、崇美、美式教練+觀念,到現在七、八成走歐洲路線,變化非常大,大陸籃球已經發覺,籃球學歐洲,比師法美國籃球要更適合中國大陸」曾經在CBA執教兩季,上季帶領富邦勇士打進SBL總冠軍賽的許晉哲,看見大陸籃球近幾年的調整,有感而發。
今年夏天就有多支CBA球隊赴歐進行季前移訓+訓練比賽,從塞爾維亞、西班牙到德國,都有CBA球隊足跡。
10幾年來大陸CBA幾乎只看美國,師法美國籃球,從美國引進洋將、教練、經紀人、訓練,加上季外移訓+高強度集訓也拉到美國。
近兩年CBA從長年學習美國籃球、打法、戰術風格,漸漸地轉移目標,因為大陸籃球終於發現,歐洲籃球重團隊,強調基本動作+戰術策應,基本功紮實,投籃穩定,在出色的團隊基礎和穩定攻防中,這可能是更適合大陸籃球發展的方向。

許晉哲說,「大陸籃球過去數十年都走美式,師法美國籃球,但美國球員的天賦、體能、一對一能力,全世界鮮有能比,大陸球員高大、刻苦,其實師法歐洲籃球的團隊球風+打法+個人基本功,對大陸籃球的發展更適合、更有利。」
對於缺少個人能力、基本動作和爆發力的大陸籃球員來說,歐洲籃球更重視團隊、傳切、掩護和投籃基本功,同時更著重於身體對抗強度,這樣的籃球風格更接近中國大陸,也更適合大陸籃球員。
大陸開始走歐洲籃球,重視團隊和傳切投基本功,再尋找出最合適的戰術、體系、打法,這是一種極大轉向。
同樣情況也值得台灣籃球仿效。

台灣籃球接下來也會走上「雙洋將」趨勢,2019年規畫「台灣籃球職業化」,這一切都是SBL超籃重大改變。台灣籃球是要學日+韓的快狠準,還是要走美國籃球+速度+力量+個人路線,或者是歐洲球風打法,也將面臨選項、抉擇。
2013年曾帶領中華男籃打進亞籃四強,並且擊敗大陸、菲律賓的許晉哲指出,「亞洲籃球必須要快要準,這是基本盤和主要戰術打法,台灣球員先天身高、體型受限,那麼團隊攻防、力量、速度、一對一能力也必須要相對提升,我們才能把競爭力拉上來,像2018年亞運,在沒有歸化球員Q戴維斯情況下,陳冠全、周柏臣內線扛得多好,信心也打出來,這就是改變和提升」。
許晉哲對陳冠全、周柏臣打出信心和扛住禁區、對抗更高大的對手印象深刻,他認為這就是競爭+信心,也是台灣籃球必須要增長的DNA。

日本男籃現在打得比南韓更南韓,快速、刁鑽、精準、攻防轉換又快,戰術執行力強,反而是南韓籃球過去十幾年一直在學美國籃球,反而失去南韓原本的快準刁,打法球路更無法預測的傳統優勢。
許晉哲帶領 #富邦勇士 參加澳門「非凡12」亞洲聯賽,跟日、韓、大陸、菲律賓職業球隊交手鋒,從中國籃球開始師法歐洲籃球,中西合併,找到自己,許晉哲也看見台灣籃球必須要修正、學習的未來。
歐洲籃球的團隊,南韓籃球的精準,日本籃球的速度,台灣籃球必須要從中找到新的出路和出口。